教学案例
李顿调查团
——国际调查委员会
〖案情〗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派兵侵占中国东北。21日,中国政府致函国际联盟行政院,请求“立即采取办法,使危害国际和平之局势不致扩大”;30日又声明请求国联“派遣中立国委员会至满洲”进行调查。12月10日,国联行政院通过决议,选派英、法、美、意、德5国各一名代表组成国际调查团,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故亦称“李顿调查团”。调查团的任务是:(1)审查中日之间的争议;(2)考虑中日争议之可能解决办法。
1932年2月3日,李顿调查团启程;3月抵达中国;9月在中国北平完成调查团报告书,10月2日同时在日内瓦、南京和东京公开发表。报告书认定,日本以武力夺占中国领土是违反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及华盛顿九国公约的义务的行为;“九·一八事变”为日本精密预备之计划,日本当晚的军事行动不是合法的自卫办法;“满洲国”之构成实为日军及日本文武官吏之活动的结果,是日本人的工具,故“新国家”决不能成立;等等。在审查意见及对于国联行政院的建议和结论中,报告书建议,中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权及利益;主张“满洲自治”,规定“自治政府”聘请外国顾问,并在顾问中保持日本人占有一定比例的名额;组织特别宪兵,中国及各国军队全部撤出;警察和税收由国联派人监督,等等。
〖评析〗
李顿调查团是在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略中国的情况下,当时中国政府不组织抵抗而寄希望于国际联盟,要求国联派到中国来的。调查报告书所认定的事实以及所作的部分结论是客观的、公正的。但是报告书中的建议及其他部分结论却偏离了它所辨明的事实,提出以国际共管取代日本独占中国东北,这是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偏袒。
尽管如此,日本侵略者仍不满意,在报告书发表以及国联通过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决议后,于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公然地蔑视和对抗国际联盟。从这一历史背景中可以看出日本对待国际组织、对待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方法的态度。这也表明,如果一国根本不想尊重它们的话,再好的解决国际争端的制度和方法都是没有用处的。
〖问题〗
评析李顿调查团的调查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