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练习
习题题目:
一、判断题
1.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2.外交使节不可以同时执行领事职务。( )
3.国家之间外交关系和使馆的建立,必须经过有关国家的协议。( )
4.特别使团的派遣或接受需有外交关系的存在。( )
5.接受国官员非经使馆馆长许可,不得进入使馆馆舍。( )
6.包括使馆馆长和其他外交职员在内的外交人员,享有全部外交特权与豁免。( )
7.外交人员享有不受限制的管辖豁免。( )
8.外交人员无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 ( )
9.使馆可采取一切适当方法,包括使用外交信差及明密码电信在内的通讯方法,经接受国许可,甚至可以装置并使用无线电发报机。( )
10.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如果不是接受国国民,应享有各项外交特权与豁免。( )
11.领馆及其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同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一样。( )
12.我国既不委任也不接受名誉领事。( )
13.根据国际惯例,一国在宣布他国派驻该国的外交代表为“不受欢迎的人”时,应说明理由,否则将被视为不友好行为。( )
14.我国的国家元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结合起来行使职权。(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外交使节等级中,我国保留的是( )。
A.大使
B.教廷大使
C.公使
D.代办
2,下列使馆人员中,具有外交官职位的是( )。
A.译员
B.会计
C.三等秘书
D.无线电技术员
3.下列使馆人员中,哪些人员应享有各项外交特权与豁免( )。
A.行政技术人员及其成年子女
B.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
C.服务人员
D.私人仆役
4.国家在对外关系上的最高代表是( )。
A.使馆馆长
B.国家元首
C.政府首脑
D.外交部长
5.一国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同外国政府或外国使领馆的联系一般通过( )。
A.国家元首
B.政府首脑
C.外交部
D.驻该外国使领馆
6.领事执行领事职务始于( )。
A.本国通知接受国之时
B.进入接受国国境内之时
C.接受国与其本国商定之时
D.接受国发给领事证书之时
7.使馆武官的派遣,应( )。
A.由派遣国决定
B.由派遣国、接受国协商决定
C.征求接受国的同意
D.由派遣国同第三国商定
8.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采取的是( )。
A. 代表说
B.治外法权说
C.职务需要说
D.职务需要说与代表说相结合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家元首在对外关系上的职权有( )。
A.派遣和接受外交代表
B.批准和废除条约
C.宣战和媾和
D.出席国际会议
E.任免外交部长
2.享有全部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是( )
A.在国外的一国元首
B.在国外的一国政府首脑
C.在国外的一国外交部长
D.大使
E.领事
3.外交团成员的位次,按下列哪种方式排列( )。
A.等级
B.年龄
C.职衔
D.到任日期
E.任期长短
4.领馆人员分为( )。
A.领事官员
B.领事雇员
C.服务人员
D.私人服务人员
E.领事家属
5.使馆馆舍不得侵犯包括( )。
A.使馆馆长居所
B.使馆馆舍
C.使馆馆舍所属之土地
D.使馆档案
E.使馆设备
6.具有外交官职位的使馆职员包括( )。
A.使馆馆长
B.参赞
C.秘书
D.随员
E.武官
7.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区别表现在( )。
A.职务范围不同
B.工作地域范围不同
C.地位不同
D.两者享受的特权与豁免的程度不同
E.领事特权高于外交特权
8.《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将使馆馆长分为( )。
A.大使、教廷大使
B.代办
C.临时代办
D.驻办大使
E.公使、教廷公使
9.使馆人员职务可因下列情形终止( )。
A.任期届满
B.本国召
C.接受国要求召回
D.派遣国与接受国外交关系断绝
E.革命产生新政府
10.使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有( )。
A.尊重接受国法律规章
B.使馆人员不得干涉接受国内政
C. 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使馆职务不相符合的用途
D.外交人员不应在接受国内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专业或商业活动
E.使馆人员可以公开批评接受国政府
四、名词解释
1.国书
2.外交团
3.特别使团
4.领事
5.代办
6.临时代办
7.名誉领事
8.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
五、简答题
1.领事关系和外交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2.使馆的职务有哪些?
3.使馆和领事馆馆长有哪些等级?
4.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5.使领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有哪些义务?
6.我国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与维也纳外交和领事关系公约之间的关系。
六、论述题
1.试述领事官员与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的内容,并予以比较。
2.试述控制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的主要法律措施。
习题解答: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