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与资料

人大国际法教师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国际法教材建设。早在1963年,当时的朱荔孙、程晓霞和俞大鑫等老师编写了《国际法讲义》,据称当时其他院校都没有类似的教材。1983年,他们编写了《国际公法》教材,这是当时王铁崖先生主持编写的第一本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国际法》后的第二本国际法教材,并编写了主要侧重于我国外交实践的《国际法学习参考资料》。

现在选用的课程教材是人大法学院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之一《国际法》,由程晓霞、余民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次于1999年出版,经过了两次修订,第三版于2008年出版。该教材的显著特点是避免了国际法教材庞杂体例、内容繁臃与大部头,在体例和内容上有创新。鉴于有的国际法部门已发展成相当成熟、完备的独立体系,并已成为法学教育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如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环境法,所以本教材体例不再纳入这些内容。本教材体例所反映的完全是那些真正意义上“公”的国际法。在内容上,条理清楚,简单明了,反映国际法的最新发展,既能满足本科生掌握国际法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便于学生自学,又能给教师课堂讲授提供相当大的空间。而且,在相关知识部分新增的案例、图片和图表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和说服力。因此,本教材广受社会好评,为许多院校所选用,迄今已累计出版数万册。

课程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教材、拓展教材、案例教材、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和工具书组成的立体教材体系:

1.基础教材:《国际法》,程晓霞、余民才主编;《国际法》(双语教材),邵沙平主编。

2. 拓展教材。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际法基础教材和就某些重要的现实国际法问题编辑的教材,包括:《国际法专论》(余民才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主编),《国际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朱文奇主编),《国际法的理论问题》(程晓霞主编),《国际人道法文选》(朱文奇主编)。二是专著,包括邵沙平:《国际刑法学》,《现代国际刑法教程》《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控制洗钱及相关犯罪法律问题研究。朱文奇:《国际刑法》,《国际人道法》。余民才:《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的法律问题》

3.案例教材:《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邵沙平主编),《国际法案例分析》(余民才主编)。

4.参考书:《国际法教学参考书》(余民才主编),《国际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余民才主编),《学生常用法律法规》(余民才主编)。

此外,学校和院图书馆有比较丰富的国际法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法律数据库,如LexisNexis 和Westlaw。国际法精品课网页也提供众多资料,特别是即时性的时事消息和资料。这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准备相当充分的扩充性资料。

教材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不仅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获取了知识,练习了能力,而且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理想成绩。还激发了有些同学对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兴趣,从事论文创作,表示希望以后继续在这方面深造或当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