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试
一、开卷部分:运用所学国际法知识,分析下列阻禁行动的合法性(30分)
2003年美国宣布的《防扩散安全倡议:关于阻禁原则的说明》称:倡议参加国承诺在符合国家司法权力和相关国际法以及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国际框架的基础上,自行或根据他国的要求和正当理由采取行动,阻截和制止船舶、飞机或其他运输工具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海、陆、空进出与扩散活动有关联的国家和非国家实体,并扣押所查出的这类物资。
附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核、生物和化学武器。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1条
:每个有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向任何接受国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并不以任何方式协助、鼓励或引导任何无核武器国家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第2条:每个无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从任何让与国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的转让;不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也不寻求或接受在制造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方面的任何协助。第3条:每个无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制度与该机构谈判缔结的协定中所规定的各项保障措施。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第1条“一般义务”:每一缔约国承诺在任何情况下决不直接或间接向任何一方转让化学武器。第3条“宣布”:每一缔约国应向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交有关化学武器的宣布。第7条“国家执行措施”:每一缔约国应按照其宪法程序采取必要措施履行其在本公约下承担的义务。特别是,它应:(a)禁止其领土上任何地方或国际法承认在其管辖下的任何其他地方的自然人和法人进行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包括针对此种活动制定刑事立法;(b)不准在其控制下的任何地方进行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并(c)依照国际法扩大其根据(a)项制定的刑事立法的范围,使此一立法适用于拥有其国籍的自然人在任何地方进行的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第9条“协商、合作和事实调查”:1.各缔约国应直接在相互间或通过本组织或其他适当的国际程序,包括联合国范围内符合其宪章的程序,就可能提出的与本公约的宗旨和目标或本公约条款的执行有关的任何问题进行协商与合作。2.在不妨害任何缔约国请求进行质疑性视察的权利的前提下,只要有可能,各缔约国应首先尽一切努力,通过相互间交换情况和协商,澄清并解决任何可能对本公约的遵守产生疑问的问题,或对某一可能被认为暧昧不明的有关问题产生关注的问题。第12条“纠正某一情况和确保遵守的措施,包括制裁”:大会(缔约国大会)应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本公约得到遵守,并纠正和补救与本公约条款相违背的任何情况;大会可建议缔约采取符合国际法的集体措施;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大会可提请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注意该问题,包括有关资料和结论。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3条:本公约各缔约国承诺不将生物武器直接或间接转让给任何接受者,并不以任何方式协助、鼓励或引导任何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制造或以其他方法取得上述武器。第4条:各缔约国应按照其宪法程序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以便在该国领土境内,在属其管辖或受其控制的任何地方,禁止并防止发展、生产、储存、取得生物武器。第6条:任何缔约国如发现任何其他缔约国的行为违反由本公约各项条款所产生的义务时,得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控诉。
二、闭卷部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70分)
1.国家不得援引豁免的诉讼(15分)
2.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20分
3.比较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的不同(20分)
4.AB两国是联合国会员国。A国内战在联合国干预下结束后,根据一个国际报告,安理会通过1468号决议,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决定设立一个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应对A国内战中发生的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负责的人,并要求所有国家与法庭合作,将被指控的嫌疑人移交给法庭。当甲以A国陆军参谋长身份出席在B国的一个国际学术会议时,法庭指控他对A国X村屠杀负有责任,要求B国逮捕甲并移交给法庭。B国予以拒绝,称它与A国之间的引渡条约禁止任何一方将对方的国民引渡给任何第三方;甲享有豁免权。
根据以上案情,分析B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