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国际法学系列教材
书名:国际法
主编:邵沙平 教授
字数:772 千字
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 2007年1月第1版
定价:42元
教材简介及特色:
   国际法与我国法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国际法的许多重要法律文件是用英文起草的,国际法院的判决也主要是英文资料。国际法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国际法的教学必须重视反映国际法规则的英文资料。该教材结合英文的国际法律文件来学习国际法,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国际规则的真实含义和解决国际法领域的问题。
   教材编写组将多年的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学术积累和思考反映到教材中,使该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结构科学合理。21世纪的国际法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既有基本原则和制度,又有诸多部门法的综合性的法律体系,作为一个迅猛发展的法律体系,国际法的许多新问题和新领域需要我们研究,国际法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的冲突问题需要有效解决。该教材在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的国际法教材的基础上,考虑到国际法教材结构应反映国际法最核心的法律制度和发展趋势,应反映国际社会对国际法的理性思考,还要结合我国国际法教学的实际情况,共安排17章,分别论述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和国际法的部门法。该教材还结合精选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案例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和评论,供学生对国际规则的核心要素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给各类学生开放性的思考空间。
   2、内容丰富、论述简明。在国际法理论方面,该教材不仅设专节探讨国际法学说,并在各章中结合国际法规则探讨国际法理论,在国际法规则方面力求包括新的国际公约,力图反映国际法丰富的内容。为了确保论述简明,每个编写组成员都对自己编写的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以给读者奉献最佳成果。
   3、提供专业外语。国际法双语教材中的英文不是解决公共英语问题,而是解决专业英语问题。该教材从核心知识、核心理论、核心制度和核心案例等方面安排英文内容,为确保国际法英文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英文资料一般来源于国际公约和国际法院案例。
   4、注重结合中国实际。该教材特别注重反映中国近年来签署和批准的国际公约,例如2005年10月中国批准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5年9月中国签署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等对我国国内法治的影响。希望学生通过对该教材对国际法的学习,更好地将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有机结合,为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该教材编写组成员不仅具有良好的语言和专业素质,具有在国内外著名高校从事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积累,还具有倾心推动我国国际法教育的高度责任感。他们分别为:邵沙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泽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光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余民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国青(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教授)、黄瑶(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曦(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成铭(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法教研部主任、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朱文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系主任)。
   该教材是一部优秀的具有特色的双语教材,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国际规则和国际案例的真实含义,对学习和研究国际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成为国际法研究生研究国际法理论知识的指导教材和重要参考资料。
附:目 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性质
第二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国际法的学说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与编纂
第一节 国际法的渊源
第二节 国际法的编纂
第三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联合国宪章原则
第三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四章 国际法的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第三节 其他的国际法主体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要素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国家管辖权
第四节 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
第六章 领土法
第一节 领土与领土主权
第二节 国家领土的构成
第三节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第四节 边界与边境
第五节 两极地区及其法律地位
第七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一节 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引渡与庇护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难民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个人责任
第八章 国家责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责任的成立
第三节 解除行为不法性的情况
第四节 国家责任的形式
第五节 国家责任的履行
第六节 国家责任的新问题
第二编 分论
第九章 条约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 条约的保留
第四节 条约的生效与暂时适用
第五节 条约的遵守、适用及解释
第六节 条约的修订、终止及停止施行
第十章 国际组织法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一般法律制度
第三节 联合国法律制度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
第五节 非政府国际组织
第十一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外交关系法
第二节 领事关系法
第三节 保护外交人员安全的国际刑法
第四节 有关外交和领事豁免的中国法
第十二章 国际海洋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线
第三节 内水
第四节 领海与毗连区
第五节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第六节 群岛水域
第七节 大陆架
第八节 专属经济区
第九节 公海
第十节 国际海底区域
第十三章 空间法
第一节 空气空间法
第二节 外层空间法
第十四章 国际环境法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总论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分论
第十五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的权利体系
第三节 联合国的人权保护监督制度
第四节 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
第十六章 国际人道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人道法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人道法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追究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的个人刑事责任
第十七章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一节 国际争端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办法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办法
第四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附录 国际法案例索引